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近年来,按照《社区矫正法》的要求,肇庆汇聚各方力量,成立社区矫正委员会,打通信息壁垒,健全联席机制,进一步擦亮肇庆“平安社矫”“法治社矫”“精准社矫”“智慧社矫”法治特色。目前,全市已实现市、县、镇三级社区矫正委员会全覆盖。
一年前,鼎湖区永安镇人梁某因犯罪,被判处拘役两个月,缓刑三个月,社区矫正日常管理由永安镇司法所负责。但入矫时,梁某的抵触情绪和消极心态,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原来,失业所带来的经济压力,以及年迈母亲孱弱的病体,如千斤重石沉沉压在梁某心中。
为此,永安镇社区矫正委员会通过联动统筹,组合了永安镇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民警、村委干部和志愿者,实行“一对一”因矫施策。矫正小组沟通了镇公共服务中心、卫生院、社区医生,解决其母亲看病吃药难题,转头,又为梁某搭建创业平台,让其投身肉鸡养殖行业。如今,重塑的新生之路正激励着梁某走向幸福之门。
这是近年来,我市成立各级社区矫正委员会,实现多部门协同、跨领域合作、全社会参与的生动实例。其中,县(市、区)、镇(街道)级社区矫正委员会的联动沟通,有效推动社区矫正科学发展,对社区矫正对象实现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的同时,更夯实了“精准社矫”的实践基础。
“我们通过社区矫正委员会,运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扶持的‘三位一体’帮扶机制,解决矫正对象依法矫正后顾之忧。”鼎湖区永安镇社区矫正委员会主任谢泽明介绍,目前,该镇社区矫正委员会正打造一支由依法治理中心人员、派出所干警、村干部和家属为骨干的“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监管帮扶队伍,形成镇、村(社区)、家庭三级监管网络。
在社区矫正委员会的统筹兼顾下,精准社矫高效率推动了社区矫正工作。肇庆市司法局社矫强戒支队队长韩垂添介绍,曾有一对夫妻因双双贩卖毒品和吸毒被判刑入狱,但彼时女方尚在哺乳期,满足暂予监外执行条件,法院依法决定对女方执行社区矫正,由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负责组织实施。但哺乳期结束后,孩子的照料和监护难题瞬间成为大家关心的焦点。“得益于社区矫正委员会的‘牵线搭桥’,社会组织热心救助帮扶,孩子很快得到妥善安排。”
在韩垂添看来,社区矫正委员会打通了公、检、法、司、民政、教育、团委、妇联、街道以及社区等各部门的壁垒,有助于形成社区矫正一盘棋的工作格局,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犯罪之余,助攻社区矫正工作向法治化、规范化、高效率发展提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