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严炯明
开学在即,不少学生还没从假期生活中调整过来。学生如何告别“开学综合症”?老师、家长又如何去做?日前,记者采访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罗火珍。
对于学生来说,能否顺利通过开学过渡期非常关键,只有及时收心并排解开学前的焦虑,才能在思想上不掉队、行动上不落伍、学业上不“欠账”,跟上新学期的新进程。
罗火珍建议,学生开学前要按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饮食起居,不要因为作业“欠账”而开夜车,影响良好的生活规律。早晨起床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证开学后有旺盛的精力。同时,学生要主动克制自己,把注意力从娱乐节目和游戏转移到学习上来。
“学生首先要安排时间温故知新,通过复习唤醒大脑里储存的记忆;提前制订一份可行的学习计划,预习新学期知识,这也是最重要的环节。”罗火珍说。
作为老师,首先要精神抖擞,给学生做榜样。罗火珍说,老师自身要“收心”,率先从假期状态中调整过来,这样才能带领孩子们告别“开学综合症”,在新学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开学初,老师课堂教学最为关键,老师要精心备课,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把他们从假期的“休闲”拉回到课堂上。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学典礼等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在橱窗以文字来鼓舞和激励学生,进行收心教育。
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监护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罗火珍建议,家长需按时准备一日三餐,督促孩子按时午睡、早睡早起,调节生物钟,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
罗火珍还表示,家长可与孩子共同拟定新学期计划,在商讨中完成假期到开学的“频道转换”工作,把孩子新学期要读哪些书籍、以谁为标杆、需要重点提高哪些学科成绩、家长怎样配合等内容——纳入学习计划,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