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实践锄地。
▲学生在学习种菜。
▲学生在体验包饺子。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春天苦笋节、夏天种艾草、秋天落叶画、冬天蔬菜义卖……近两年,广宁县横山镇中心小学以省级劳动教育课题为契机,融合学校“悦文化”特色建设,形成了劳动课、常规劳动、项目式学科融合课程“三位一体”的劳动模式。日前,该校入选广东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课堂教学永远是主阵地。劳动课课堂教学主要以国家统一下发的教育教材和学校编印的校本教材内容学习为主。”该校校长朱秀云介绍,其中系列项目式悦课程是‘劳动悦课程’的亮点。“我们结合二十四时节气,在校园内适时开展系列项目式四季悦课程,例如《春天课程》制作风筝、舌尖上的苦笋,《夏天课程》种艾、烹饪艾美食大赛,《秋天课程》进行田间劳作、体验收割过程,《冬天课程》开展种菜、摘菜、卖菜系列活动。”
记者了解到,该校还进行“劳动悦活动”,其中在校外悦活动方面,该校与大志“菜篮子”农场建立劳动合作关系,打造校外劳动实践基地,让“菜篮子”农场成为我校师生劳动实践场所。同时,结合特定时节,在劳动实践基地开展项目式劳动教育实践。
朱秀云介绍,在活动中过程还会邀请农场的专业人员适时为学生做一些技术指导,引领师生认识先进耕种机器,领略科技农业的先进性,对提高师生的劳动技能有重大意义。
与此同时,该校还开发并编印了校本教材《多彩劳动,快乐成长》,汇总了《学生劳动实践活动掠影集》《学生劳动教育习作集》,丰富了学生劳动课程的内容。如今,在常态化校园劳动教育的持续推进下,该校学生不仅培养了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还形成了爱学校、爱班级的情操。
朱秀云认为,而校外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互动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很好地实现了以劳立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目标,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