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要教育软硬件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图为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认真上课。受访单位供图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示范区名单,13个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和15个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上榜,其中肇庆市高要区被立项为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
近年来,高要区坚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强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双减”课堂等修内功练外力,全力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收获累累硕果。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通讯员 刘潜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截至2022年,高要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94所,在校生140603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8.76%,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0.1%,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0%,省规范化幼儿园占比97.2%。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98.5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0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6.6%,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33%,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率100%。
教育普及迈上新台阶,教育教学质量也稳步提升。高要区高考上特控线(一本线、优投线)保持在7%左右,本科率由2017年的35.8%上升到2022年的55.53%,专科率由2017年的95%到2022年的99.98%。中考综合总分平均分由2021年424.28分上升到2022年470.84分,学科平均分在肇庆市排名逐年靠前,位居第三名。
软硬件水平同步提质
高要区以开展“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创建工作为抓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区74所学校被评为“肇庆市文明校园”。2018年至2022年,高要区投入大批资金用于新建、改扩建一批幼儿园、中小学校,新增幼儿园学位1100个、中小学学位11660个。全区拥有中小学网络多媒体教室3249间,100%课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平台,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硬件提升,软件实力也在壮大。高要区通过实施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和专业技术岗位竞聘上岗工作,实现了教师队伍区域内统管统用、合理配置。同时,在教师队伍引才育才上持续发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此外,高要区对全区144所中小学校的“五项管理”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义务教育“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实现校内课后服务“两个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压减率达85.71%。
3年内将完成既定任务
高要被立项为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在项目3年时间内须完成怎样的工作任务?
省教育厅明确,实验区要创建5个以上城乡教育共同体,示范区要新创建5个以上基础教育集团。实验区、示范区要强化优质带动,加大对口帮扶力度;要推动创建一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市、区),提升县域普通高中整体办学水平等等。
因此,高要区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基础教育扩容提质“两个工程”和义务教育“薄改”项目建设,努力改善中小学校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持续完善教师梯度培养与引进机制,逐步解决学科教师结构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加快推进全区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
此外,高要将继续加强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持续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监督检查,加快旧校舍更新改造,做好学生防溺水、交通、消防安全教育,大力推行“警、家、校护安护畅”行动,筑牢安全防线,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