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報記者 萬濤
最多的一天做了9000多份盒飯!連日來,肇慶好味鮮餐飲有限公司的生產經理陳光國帶領9名廚師、60多名廚工,為密接人員隔離點人員、醫護人員和志愿者烹飪一日三餐,為抗擊疫情做好保障。
一天下午5點多,陳光國接到要為隔離點提供餐食的通知。他立刻召集打算下班的同事繼續工作,大家沒有一個人有怨言,“我給廚師和廚工們解釋,是給密接人員隔離點的人員和醫護人員做飯,大家很快就理解了,原來我們也在為抗疫貢獻啊。”
隨著配餐地點與數量陸續增多,70多人組成的團隊開足馬力做飯,每天的盒飯7臺車要跑三次,最多一天做了9000多份盒飯。
每個環節都有條不紊。在后廚的切配間里,嚴泳霞每天清晨4點到崗,她和廚工們每餐要切配6000多斤各類食材,工作量非常大,一直忙碌到晚上6點,把衛生打掃干凈才能下班。
嚴泳霞最不放心的是家里的兩個孩子,家里沒老人,老公在外地。一般早上她3點就起床給孩子們做好早餐才出門,孩子們起來的時候常常早餐都涼了。她告訴記者:“特殊時期沒有辦法,孩子非常懂事地和我說 ‘媽媽,你就放心工作吧,以后早餐我和弟弟吃面包和牛奶就好啦!’他們知道我是在為抗疫做后勤保障他們都很支持我。”
由于廚師人手緊缺,大廚陳輝怕所住的小區突然封控無法前來工作,干脆住在了公司宿舍。早上4點上班做早餐,做完早餐繼續做午餐,一直到中午12點多他才下班,一天多的時候要炒20鍋菜,一大鍋菜重達80斤。記者問他累不累,他說工作量是比以前大很多,但是和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比我的這點辛苦不算什么,只希望我們的努力能保障一線抗疫人員吃上合口的飯菜,希望肇慶的疫情早日結束。
由于最近處理緊急的安排比較多,記者采訪的時候發現陳光國的嗓子已經啞了,手機上顯示他每天的行走步數達到2萬步。他說,“早上一早醒來就沒有放松的時候,一兩點還在看手機看報餐信息,為第二天的安排謀劃作準備。”
回想著近期的工作,陳光國說,雖然不是執衣披甲,沖在抗疫一線,但做好醫護人員、抗疫志愿者以及隔離點人員的一日三餐的后勤工作,也是對抗疫工作的最大支持,也很有意義!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