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v7hb9"><menuitem id="v7hb9"><b id="v7hb9"></b></menuitem></progress>

<progress id="v7hb9"></progress>

        <form id="v7hb9"><font id="v7hb9"></font></form>

        <progress id="v7hb9"></progress>

        <big id="v7hb9"><progress id="v7hb9"><cite id="v7hb9"></cite></progress></big>

              <address id="v7hb9"></address>

              数字报
              总书记关心的苹果成为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幸福果”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0
              分享到-微信
              X

              核心提示: 习近平指出,现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已经实现,绝对贫困问题解决了,老乡们过上了好日子,但还要继续努力往前走,让生活越来越美好。陕北的气候、光照、纬度、海拔等非常适宜发展苹果种植,加上滴灌技术、矮化种植技术、选果生产线等不断发展,就地卖出,销路不愁,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

              时习之丨微·观——“小苹果”推动“大振兴”系列报道

              总书记关心的苹果成为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幸福果”

              陕西延安山梁沟峁间,一排排苹果树整齐排列。采摘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村民们正在忙着给苹果树施肥、清园、打药,为明年的丰收做准备。

              今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考察时,在苹果园同老乡们亲切交流,令当地干部群众倍受鼓舞。

              10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这是26日下午,习近平在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苹果园同老乡们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习近平指出,现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已经实现,绝对贫困问题解决了,老乡们过上了好日子,但还要继续努力往前走,让生活越来越美好。陕北的气候、光照、纬度、海拔等非常适宜发展苹果种植,加上滴灌技术、矮化种植技术、选果生产线等不断发展,就地卖出,销路不愁,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

              家住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的村民刘润喜今年种了16亩苹果,优质果和二级果已经卖了4万多斤,库里还剩3万斤优质果,刚谈好价钱,7万多斤苹果共计可以卖25万元,纯收入20万元。“我以前只种了些玉米和土豆,一年收入都上不了万。”刘润喜说。

              今年是个丰收年,南沟村果农脸上洋溢着笑容。人民网记者吴超摄

              过去,南沟村还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土地利用率低、产业基础薄弱。2013年,延安市遭遇强降雨,贫困的南沟村的灾后重建工作寸步难行,急需一个“主心骨”。

              2014年,村民们邀请在外打工多年的“致富能人”张润生回村带领他们重建家园、脱贫致富。张润生放弃生意,紧随着退耕还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政策指引,带领南沟村村民一边加强生态治理,一边发展苹果种植这一特色产业。

              如今南沟村的苹果种植已经从当初的几棵树发展到两千多亩,销往北京、上海、天津等国内40多个城市。

              在南沟村驻村11年的干部张光红介绍,除了苹果种植,南沟村党支部还带领村民种樱桃、油菜、南瓜等果蔬,建成了休闲垂钓园、沙地摩托车等乡村旅游项目,拥有现代农业、劳动教育、乡村旅游三大业态,实现了户户有产业,人人有活干。

              “目前南沟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4653元增长到2021年的1.75万元,今年可以达到2万元。”张润生说。

              近年来,南沟村先后被授予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陕西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国家3A级景区,成为陕北地区乡村振兴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我们一家5口以前住的是窑洞,现在大儿子和二儿子已经买房结婚,我和媳妇住上了平房。去年夏天我还带着媳妇去北京、天津玩了一个星期呢!”说起这些年的变化,刘润喜喜上眉梢。

              离安塞区不远的洛川县,是苹果优生区的核心地带,全县64万亩耕地,其中,苹果栽植达53万亩,人均3.3亩,居全国之首,洛川农民95%以上的收入来自苹果,是陕西省“一县一业”示范县。

              主播直播带货忙。人民网记者吴超摄

              最近洛川县长峰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崔长峰正在忙着做社区团购苹果的生意。2019年,他开始在线上卖苹果,主要通过社区团购,销往北京、上海、江苏、安徽、黑龙江、浙江等地,平均一年卖700万斤,今年估计可以卖到上千万斤,毛利润300万元。

              据了解,洛川全县注册登记的电商公司有700多家,每天线上销售4-5万单。

              工人在展示洛川苹果专用包装盒。人民网记者吴超摄

              目前延安70%的农民从事苹果产业,苹果不仅是延安农业的第一特色优势产业,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一个个小苹果,成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幸福果”。(袁飞 吴超 吴德锋 李志强 孙挺 宋子节)

              西江日报、西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西江日报”电子报,以及注明来源“西江日报”、“西江网”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版权均属西江网所有。凡是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链接、转贴、编辑或其它方式发布。已经被本网授权的,使用时必须做到:(1)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作者信息“西江日报记者***”、相关图片和视频的出处及作者。(2)如修改标题,必须注明原标题。(3)如果从其他平台间接转载本作品,仍须注明来源“来源:西江日报”。
              2.
              本网未注明“来源:西江网”或“来源:西江日报”的作品信息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其它媒体、网站或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负法律责任。擅自使用西江网名义转载或盗用西江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3.
              如本网转载内容涉及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
              联系人:罗小姐、涂先生(电话:0758—2722284)
              详细请浏览:http://www.ruiqihumu.com/about/copyright.shtml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事业单位

              粤ICP备0910275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本网站由肇庆市西江报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江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者建立镜像 Powered by CmsTop

              A片鲁鲁
              <progress id="v7hb9"><menuitem id="v7hb9"><b id="v7hb9"></b></menuitem></progress>

              <progress id="v7hb9"></progress>

                    <form id="v7hb9"><font id="v7hb9"></font></form>

                    <progress id="v7hb9"></progress>

                    <big id="v7hb9"><progress id="v7hb9"><cite id="v7hb9"></cite></progress></big>

                          <address id="v7hb9"></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