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苏燕君 通讯员 白国颖
近日,鼎湖区罗隐路旁的一台顶管作业车为了逃避办理顶管作业审批手续和有关部门监督检查,选择清晨时分违规作业,却不慎损坏了深埋地下几米深的高压电缆,导致两条110千伏高压线路、20回10千伏配网线路停电,损失负荷约4万千瓦。
在当前电力供应紧张的环境下,外力破坏导致的非计划停电事故或将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今年以来,肇庆因外力破坏导致的电力设施设备跳闸共计191次。对此,南方电网广东肇庆供电局以不发生外力破坏导致的事故事件为目标,齐抓共管,统筹开展防外力破坏工作,进一步推进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工作标准化、常态化,降低外力破坏导致的电力设备跳闸率,有效保障电网安全运行,避免因电力设施外力破坏造成的社会人员触电事件。
强化联动 构筑防外力破坏体制屏障
近年来,肇庆供电局强化政企联动,联合地方政府及有关单位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实现隐患共防、隐患共治,内外协同、齐抓共管。
前不久,鼎湖区政府组织召开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工作专题会议,肇庆鼎湖供电局按照“事前防、事中守、事后惩”的思路,重点在更新施工点信息清单、收集地下管网信息、建立施工单位黑名单等方面提出12项政企联动防外力破坏管控措施建议,并在会上与参会人员进行充分讨论和意见征求。
肇庆高要供电局则基于目前高要区高速公路沿线作业跨度大、金利镇高新区在建项目多等实际情况,主动促成地方政府召开重点项目用电线路安全专题会,邀请相关项目负责人参与防外力破坏警示学习,重新签订《电力设施保护安全协议书》,并利用重点项目施工微信群等沟通方式,动态收集施工场景和进度,要求落实“施工单位-供电所-业主单位”三级监管体系,确保施工现场防护到位、监督到位。
在强化联动方面,肇庆供电局还针对防外力破坏等电力建设发展内容与地方进行立法沟通,努力促成地方出台法律条文《肇庆市供电设施建设与保护条例》,目前已通过人大一审,预计明年可以正式发布,届时将进一步筑牢电力建设发展法律屏障,为电力持续向好发展扎实法律基础。
双管齐下 差异化管理提升防外力破坏效果
据肇庆供电局生产技术部生产计划及可靠性助理专责罗建斌介绍,目前防外力破坏主要利用“人防+技防”两种手段双管齐下,除了加强供电设施设备的日常巡视及维护外,针对超高、安全距离不足等施工黑点做好隔离和警示,加装在线监控设备,及时发现施工隐患。同时开展差异化巡视和值守。他说:“目前还开发了群众护线应用APP,大家可以通过APP上传有关黑点图片、定位等信息进行爆料,一旦核实将会得到相应奖励。”
端州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建设中各个管道支管驳接工程则为我市的防外破工作带来了不一样的挑战。据悉,这项工程施工点多面广,每个点的施工周期短,需要时刻留意现场施工进度。对此,肇庆端州供电局生产计划部结合上一年通过支部共建、成立防外破工作组等手段取得良好效果,今年在此基础上组建电缆工匠团队,成立通道维护工作组,按照“两图一单”(单线图、沿布图、交底单)、“五步法”(一探、二标识、三防护措施、四交底背书、五拍照)持续做好防外破管控,截至目前,因雨污分流工程施工引起的外力破坏同比下降83.3%。
此外,肇庆供电局还编制了《防止电力设施外力破坏工作方案》,未来将逐步推广视频监控巡视,试点进行机器人巡线应用研究,开展线路全线激光建模工作,完成电缆通道RTK高精度测量及电缆顶管惯性陀螺仪测量,通过新技术研究和应用,进一步提升技防水平,提高防外破能力。同时,明确职责及考核有关要求,强调“凡事有人负责”原则,实行外力破坏事件“说清楚”制度,从内部紧绷防外力破坏思想,为电网稳定、安全运行,为地方快速、持续发展做好充足准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